一箩金 残菊

绝似佳人支病骨。
又似寒儒,憔悴鹑衣结。
晓怕浓霜眠怕月。
重阳以后伤离别。
芦帘纸阁尘清绝。
占断秋光,也算花豪杰。
未脱尘根终有劫。
为花懊恼多时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箩金 残菊》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创作的古诗词。《一箩金·残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箩金 残菊》:

  1. 作品原文
    绝似佳人支病骨。又似寒儒,憔悴鹑衣结。晓怕浓霜眠怕月。重阳以后伤离别。芦帘纸阁尘清绝。占断秋光,也算花豪杰。未脱尘根终有劫。为花懊恼。

  2. 作者简介:庄盘珠,字文山,号东樵,清朝乾隆时期诗人兼书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庄盘珠不仅在诗词方面有所成就,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主题,展现了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

  3.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庄盘珠在《一箩金·残菊》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佳人”与“寒儒”的形象并列,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 情感表达:通过对“佳人”和“寒儒”的描绘,庄盘珠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身处逆境、怀才不遇的心情。
  • 象征意义:诗中的“秋光”、“花豪杰”等词汇,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也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而“未脱尘根终有劫”则揭示了人生无法摆脱俗世纠缠的矛盾心理。

《一箩金·残菊》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古典诗词,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和诗人庄盘珠生平的重要文献资料。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