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留别藏墨山房

天为辟名园,留我三年住。
来岁牡丹时,我又辞巢去。
花也太多情,似共离人语。
燕子若归来,莫更和春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留别藏墨山房》是一首由翁瑞恩创作的清朝时期的古词。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藏墨山房居住三年的岁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离别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翁瑞恩(1784—1859),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其中《生查子·留别藏墨山房》是他在清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天为辟名园,留我三年住。来岁牡丹时,我又辞巢去。花也太多情,似共离人语。燕子若归来,莫更和春驻。

  2. 诗意解析

  • 天为辟名园,留我三年住:这句表达了一种被自然美景所吸引并留下的情感。”天为辟名园”意味着大自然如同一位慷慨的主人,开辟了一片美丽的花园供人享受。”留我三年住”则反映了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 来岁牡丹时,我又辞巢去:这里的“来岁”指的是未来的时间,诗人预见到春天即将到来,那时他将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家园。“辞巢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开的情景,象征着从安逸的环境中走出,寻找新的生活环境或机会。
  • 花也太多情,似共离人语:通过比喻,诗人将盛开的牡丹比作深情的恋人,与即将离去的自己形成对话。这样的描述不仅赋予了牡丹以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燕子若归来,莫更和春驻: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如果能够返回这里,诗人不希望它们再次停留,以免打扰到离别的情绪。这种惜别的深情溢于言表,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不舍。

《生查子·留别藏墨山房》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