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从石门上恰望太湖

天公知我性嗜奇,攒崖刬石排双峰。
云边五窍尽谽谺,非具羽翼何能通。
我闻昔年邵宝妙仙诀,曾离蹇嵼入云穴。
兹来也学出尘游,杖藜徐步登危屺。
怒石相争罅似门,气詟心惊疑欲裂。
寻幽不惜神已痯,却怪天末斜阳晚。
穿松踏岫凸复凹,心地相平奇路稳。
湖光万顷动地来,鱼龙隐现那能辨。
寄身埼礒瞰洪涛,须凛冰涧恒自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惠山从石门上恰望太湖》是清代诗人秦涌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秦涌(1758-1796),字思泉,号晓峰,别号小髯,今无锡市惠山区斗门人。邑庠生,与吴下诸名士结印月阁诗社,刊有《印月阁诗集行世》,著有《归雅草》二卷。
  • 秦涌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秦涌的诗歌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1. 诗歌原文
    天公知我性嗜奇,攒崖刬石排双峰。云边五窍尽谽谺,非具羽翼何能通。
    我闻昔年邵宝妙仙诀,曾离蹇嵼入云穴。兹来也学出尘游,杖藜徐步登危屺。
    怒石相争罅似门,气詟心惊疑欲裂。寻幽不惜神已痯,

  2. 诗歌赏析

  • 奇峰巧构:首两句“天公知我性嗜奇,攒崖刬石排双峰”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大自然的奇峰峻岭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美,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 历史传说的融入:接下来的两句“我闻昔年邵宝妙仙诀,曾离蹇嵼入云穴”,则引入了一段历史传说。《游惠山从石门上恰望太湖》这首诗中的意境与历史传说相互呼应,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深度。
  • 超脱与探索:“兹来也学出尘游,杖藜徐步登危屺”一句,描绘了诗人自己如同仙人一般,在山水间漫步的情景。这里的“出尘游”意味着诗人摆脱尘世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内心世界的展现:“怒石相争罅似门,气詟心惊疑欲裂”和“寻幽不惜神已痯”两句,则进一步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感到震撼,甚至有些疲惫,但这种体验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放松。
  • 整体风格:《游惠山从石门上恰望太湖》的诗意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和心灵的抒发。

《游惠山从石门上恰望太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和精神追求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