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金峡道中作 其二

群孤天迥雁声哀,木脱亭皋驿路开。
秋草绿销盘马地,夕阳红上晾鹰台。
漫言壮士遐荒戍,剩有儒生绝塞来。
何代战场堪惨目,冷风吹散髑髅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赤金峡道中作 其二》是清代诗人毕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边塞壮阔景色的感受和对将士们英勇戍边的赞美。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的第一句“群孤天迥雁声哀”,描述了一群孤独的雁鸟在天空中飞翔时发出哀伤的鸣叫声。这样的描绘不仅生动地捕捉了季节的特征,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感。紧接着,“木脱亭皋驿路开”,展现了秋天景象,落叶铺满小径,道路两旁树木稀疏,给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感觉。这种景象与前一句的“群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最后两句“秋草绿销盘马地,夕阳红上晾鹰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季节的特点。秋草在风中飘散,仿佛绿色的盘绕在地面上消散;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高高的晾鹰台上,给这片大地增添了几分温暖和活力。

在诗歌的艺术风格上,毕沅的这首诗体现了清代诗词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构建和情感的传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又广阔的艺术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词的选择都经过精心考虑,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不失音乐美。

诗歌的意象选择也非常值得探讨。例如,“群孤天迥雁声哀”中的“群孤”二字,既表达了孤寂的情感,又暗示了边远之地常有的孤寂感。同时,“木脱亭皋驿路开”中的“木脱”、“亭皋”等词汇,都带有浓厚的自然色彩,使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此外,“秋草绿销盘马地,夕阳红上晾鹰台”这两句更是将边塞的辽阔景象与诗人的个人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赤金峡道中作 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它不仅展示了清代诗词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学习和欣赏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