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寄怀婉清于瀛洲

极目南沙地。
怅分携、水流花落,海天无际。
九畹幽姿香国领,况是连枝同气。
早省识、同心臭味。
我处能开花顷刻,问年来、姊妹花开未。
先结个、海鸥契。
梦中几度欣联袂。
乍醒来、牵牢罗被。
错疑把臂。
愧我疏慵抛锦轴,未解回文织字。
恨欲寄、相思无自。
纵使织成千字锦,怕鱼因、海阔终难寄。
寄不尽,书中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凉·寄怀婉清于瀛洲》是清代诗人殷秉玑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作者简介:殷秉玑,字子正,号紫霞山人,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原文
    极目南沙地,怅分携、水流花落,海天无际。
    九畹幽姿香国领,况是连枝同气。
    早省识同心臭味,我处能开花顷刻,问年来、姊妹花开未。
    先结个海鸥契,梦中几度欣联袂。
    乍醒来、牵牢罗被。
    错疑把臂。

  3. 诗中意象

  • 南沙地:象征遥远而美丽的理想之地。
  • 水流花落,海天无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 九畹幽姿香国领:形容婉清(或殷秉玑自指)具有非凡的魅力和内在的芬芳。
  • 同心臭味:“同心”指志趣相投,“臭味”则可能是指两人在思想上或行为上有着相似之处。
  • 海鸥契:象征着友谊的深厚和自由的精神。
  • 梦联袂:“梦联袂”描绘了一幅共同经历美好时光的浪漫画面。
  • 牵牢罗被: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温馨而亲密的依恋状态。
  • 错疑把臂:可能表达了对友人的误解和担忧,但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关怀。
  1. 诗歌鉴赏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技巧,通过自然景观来映射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 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伴侣间默契的渴望。
  • 诗中的“海鸥契”不仅体现了双方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
  •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分离和变化的忧虑。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山水常作为寄托诗人情感的重要载体,南沙地可能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乌托邦或是理想的归宿。
  • 《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诗句也常见于描述美好事物和美好感情,与这首诗中对婉清的美好祝愿相呼应。
  1. 主题思想
  • 此诗的主题集中在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
  1. 艺术特色
  • 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 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景到情,再到人,最后是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

《贺新凉·寄怀婉清于瀛洲》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思念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