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训犹存,十载春风称弟子;
心丧罔极,两楹夜月梦先生。
挽陈奎垣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奎垣联》的赏析
《挽陈奎垣联》是一首由清代桂坛创作的挽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肯定。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就让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挽陈奎垣联》中的“面训犹存,十载春风称弟子;心丧罔极,两楹夜月梦先生。”这两句描绘了陈奎垣生前的教学风采和他在学生心中的位置。通过“面训犹存”和“两楹夜月梦先生”两个场景,诗人展现了陈奎垣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学生对他的深厚敬爱和怀念。这种对教师的深情追忆与尊敬,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师道尊严的重要性,也彰显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万口争传,事业文章孚众论;半生私淑,风流儒雅亦吾师。”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奎垣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其个人品德的魅力。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生活中,陈奎垣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众人的赞誉和尊重。这种对教师全面而深入的评价,不仅展示了其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凸显了他作为人生导师的非凡魅力。
在语言风格上,《挽陈奎垣联》简洁明快,寓意深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复杂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融入简单的文字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有力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不仅体现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挽陈奎垣联》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挽联,它不仅是对陈奎垣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其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关于师生关系、人格修养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要理念,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