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晚望(乙丑)

晚楼野望思悠然,万景苍茫集眼前。
江水西来争赴海,岭云东去欲摩天。
绕篱只有千竿竹,附郭惭无数顷田。
曾似轻鸥忘远举,随波逐浪已多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村晚望(乙丑)》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秋。辛弃疾被贬至信州上饶期间,在湖光山色中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湖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词的原文如下:

湖村晚望(乙丑)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淡烟暮霭平沙,塞雁初飞。
翠袖倚红裙,近水有人家。
西风岸柳,瘦骨支疏,一川芦苇。

赏析:

这首词开篇即写“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以夕阳、归雁、楼头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词人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淡烟暮霭平沙,塞雁初飞。”这一句中,“淡烟”与“暮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水墨画卷,而“塞雁初飞”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词人即将踏上离别家乡的旅程。

接下来的“翠袖倚红裙”,通过女子的身影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孤寂氛围。紧接着,“近水有人家”,词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远处的平沙过渡到近处的小溪,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这里的“西风岸柳,瘦骨支疏”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句“一川芦苇”,则是词人在结束语中留下的余音。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具体的景物,但却让人联想到了江南水乡的芦苇荡,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芦苇的声音,感受到那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湖村晚望(乙丑)》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