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楼野望思悠然,万景苍茫集眼前。
江水西来争赴海,岭云东去欲摩天。
绕篱只有千竿竹,附郭惭无数顷田。
曾似轻鸥忘远举,随波逐浪已多年。

晚楼野望思悠然,万景苍茫集眼前。

【注释】:乙丑:唐僖宗中和二年(882)。湖村:指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的莫干山。乙丑年(883)秋,杜牧在湖州任刺史时作此诗。暮景:傍晚的景象。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万景:无数的景色。苍茫:茫茫一片。集:聚集。江水:东流的长江水。西来:向东流去。争赴海:争着流向大海。岭云:指天边的云彩。欲摩天:想飞到天上。篱笆上只有千竿竹,城郭里却有无数顷田。曾似轻鸥忘远举:像轻盈的鸥鸟忘记远走高飞。随波逐浪已多年:随着波浪漂荡了好几年。

译文:

登上高高的城楼远眺,看到眼前是茫茫无尽的风景。

从西边涌来的江河争先恐后地奔向大海,从东方升起的云彩仿佛想飞向天空。

围绕的篱笆上长满了千竿竹子,周围的城郭里却是无数顷良田。

我想起当年曾经像轻盈的鸥鸟忘记远走高飞,如今已经随波逐浪飘荡了好几年。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湖州刺史期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家乡山川的热爱之情。首句写登高所见之景。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眼前是无边无际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第二句写近处所见之景。由于视线所及之处都是一片苍茫,所以诗人便觉得眼前所见景物皆为眼前所见,没有远近之分,这也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第三、四句写诗人登楼远眺所见江水、云彩。江水从西而来,争先恐后地向东海奔去;天边的云彩仿佛想飞到天空中去。这是实写。而第四句则是虚写,即想象之辞,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把眼前的景色与天边的云彩相比,更显得壮观。第五、六句写诗人登上城楼远眺所见之景。“绕篱”句写城外的风光;“附郭”句写城中之景。诗人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前一句写的是城外的风景,诗人只写了篱笆上的千竿绿竹。而后两句则写的是城里的田园风光,诗人却写了城内的万亩良田。这既突出了城郭之大,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像轻鸥那样忘却世俗、远走高飞的情景,抒发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

《湖村晚望》是一首描写诗人登高远望所见山水景色的七言律诗。诗人以“野望思悠然”开篇,表达了他登高楼而望远,心旷神怡、感慨万千的复杂情感。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江水滔滔奔向大海,天边朵朵白云似乎要飞向蓝天;城郭外是层层叠叠的青翠竹篱,城郭内则是片片金黄的良田美池。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眼前的山水景色写得如诗如画,生动传神,令人如临其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