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室鸱枭又后随,寄人宇下泪交垂。
更炊虽不因人热,催课终难免吏欺。
回首不堪兵乱后,伤心最是寓居时。
惟凭纺绩谋生理,积有馀赀抚四儿。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1. 毁室鸱枭又后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被摧毁的悲痛心情。“毁室”指家中遭遇变故,“鸱枭”可能是指乌鸦等恶鸟,常用来象征不祥之物,这里比喻不祥之兆或不幸的事件。“又后随”说明这些不幸接连不断发生。
  2. 寄人宇下泪交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他人屋檐下生活的艰辛和悲伤。“寄人”表示寄居他乡,“宇下”通常用来描述住所,而“泪交垂”则形容泪水不断地落下。
  3. 更炊虽不因人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尽管努力做饭,但仍然感到无助和无奈。“更炊”指重新做晚饭,“不因人热”意味着没有外力的帮助,只能独自面对困境。
  4. 催课终难免吏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税收和劳役方面的无奈和压力。“催课”指催缴税款或差役,“吏欺”则是指官吏的欺压和剥削。
  5. 回首不堪兵乱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争混乱时期的怀念和痛苦。“回首”指回顾过去,“不堪”表示难以承受,“兵乱”指的是战乱或动乱。
  6. 伤心最是寓居时:这句诗强调了作者在流离失所时感受到的深切悲伤。“伤心”表示情感上的悲伤,“寓居时”指的是居住不稳定或经常迁移的生活状态。
  7. 惟凭纺绩谋生理: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依靠纺织来维持生计的辛酸。“纺绩”即纺线织布,“谋生理”即谋求生计,“生理”在这里指的是基本的生活保障。
  8. 积有馀赀抚四儿: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通过努力工作积累财富并抚养子女的情景。“积有馀赀”表示积累了相当的财富,“抚四儿”则是指抚养四个孩子。

译文及赏析:

寿母七十索贺诗六首 其三 (乙丑)

屋毁如鸱枭,后随更伤心。
孤身人屋下,泪落难自禁。

重炊非易事,吏欺终难避。
回首兵乱后,伤心最是时。

纺织谋生路,理欲两难全。
四儿抚育中,余资可保年。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母亲在战乱中的艰难生活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爱意,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