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忍高吟陟岵诗,犹炊内侍慰吾慈。
虽无毛檄荣当日,聊著莱衣趁此时。
堂背萱花增一笑,庭前荆树秀三枝。
膝间更有诸孙绕,叫得婆婆喜欲痴。

注释:

  1. 那忍高吟陟岵诗:那忍,不忍心。陟岵(hù),《诗经·小雅·采薇》中有“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的句子,意思是登上山去看望父母。《诗经》是古代汉族文学的源头,这里用来形容母亲的年纪已经很高。
  2. 犹炊内侍慰吾慈:犹,还是。炊,烹饪。内侍,指家中仆人或者厨师。慰吾慈,安慰我的母亲。
  3. 虽无毛檄荣当日:虽,即使。毛檄,一种用于征召的文书。荣,使荣耀。当日,当时的岁月。这句意思是说,即使没有像征召文书那样的荣耀成就,我也愿意在这个时候为母亲尽孝。
  4. 聊著莱衣趁此时:聊,暂时。著,穿着。莱衣,古代的一种衣服。趁此时,趁着这个机会。这句意思是说,我暂时穿着这种衣服,趁这个机会为母亲尽孝。
  5. 堂背萱花增一笑:堂,指家里的房间。萱花,萱草,一种植物。这句意思是说,在房间里,看到墙上的萱草,让我增加了对母亲的爱,所以笑了。
  6. 庭前荆树秀三枝:庭前,院子里。荆树,一种植物。秀三枝,长得茂盛。这句意思是说,院子里的荆树长得很茂盛,象征着家族的兴旺。
  7. 膝间更有诸孙绕:膝间,指母亲的膝盖旁边。诸孙,孙子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母亲身边的孙子们围在她的身边,让她感到非常开心。
  8. 叫得婆婆喜欲痴:叫,呼唤。婆婆,对老人的尊称。喜欲痴,高兴得好像快要发痴。这句意思是说,母亲被孙子们围着,听到他们的呼唤,高兴得像快要发痴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孝心和家庭和谐的诗歌,通过描写孝子为母亲庆祝寿辰的情景,表达了孝子对母爱的感激和尊重,同时也描绘了家庭和睦的景象。
    诗人用“那忍高吟陟岵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孝子不忍高声吟唱《诗经》中的《陟岵》之诗,因为这首诗是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而诗人此刻正为母亲庆祝生日,心情复杂,既有对母亲的敬爱也有对父亲的怀念。接着两句“犹炊内侍慰吾慈”和“虽无毛檄荣当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即使没有像征召文书那样的荣耀成就,也愿意在这个时候为母亲尽孝的心情。
    诗人以“堂背萱花增一笑”一句,描绘了孝子在母亲房间看到萱草时增加的笑声,这是对母亲的深情厚意的体现,也是家庭和睦的象征。再如“庭前荆树秀三枝”,诗人以庭院中的荆树来象征家庭的兴旺和繁荣,同时也寓意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安康。
    最后两句“膝间更有诸孙绕”和“叫得婆婆喜欲痴”,则描绘了孝子被孙子们围着的场景,以及母亲听到孙子们的呼唤后喜悦的表情,这是对家庭幸福的赞美和对孝道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的生日庆祝、孝子的孝心表达、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亲情、孝道和家庭和谐的美好画面,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