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
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
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
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
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
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
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
八千闽越路,未及溟程半。
涉川守忠信,古人宁我谩。
兹游纵目初,奇绝平生冠。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是清代诗人徐葆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徐葆光,字亮直,江苏长洲人,他于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随后在编修等职上有所作为。这首诗创作于康熙戊戌年(1678年)的六月初一日,当时徐葆光受命担任册封琉球国王的副使。
诗中描述了作者少时生长在太湖之畔,面对着无尽的水天一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怀念。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来到繁华京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波涛汹涌,仿佛银河般的湍急。
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国家重任的承担和对皇权的尊重:“兹游纵目初,奇绝平生冠。”这两句展现了作者胸怀壮志,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表达了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与勇敢,体现了一位忠诚的官员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是对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与国家使命交织的深刻体现。通过对徐葆光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以及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