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烘烟,平流似簟,一望茭芦浪起。
风日好、清垂半卯,有千百舴艋如履。
晚云生、幻出奇峰,却指道、何让赤城霞举。
问古去今来,功名缰锁,如我闲人天许。
试忆年来,如棋世事,昔共我追游,今仍存几。
深深树、雅宜旧处,相国墓、宿草摧矣。
唯山光、春到如新,看桥山游人,轮如流水。
且濯足长流。
晨兰晚菊,付与湘君山鬼。
金明池 石湖(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明池·石湖》是徐籀创作的一首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深刻的人生思考。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创作背景:徐籀是江南长洲(今苏州)人,明朝崇祯六年(1632年)举人。入清后,曾任靖江教谕、湖北黄冈知县等职,以爱民息讼、薄赋省刑著称。《金明池·石湖》作于明朝崇祯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诗词原文:
暖日烘烟,平流似簟,一望茭芦浪起。风日好、清垂半卯,有千百舴艋如履。晚云生、幻出奇峰,却指道、何让赤城霞举。问古去今来,功名缰锁,如我閒人天许。试忆年来,如棋世事,昔共我追游,今仍存几?深深树、雅宜旧处,相国墓、宿草摧矣(今相国文公墓即雅宜旧庄)。唯山光、春到如新,看桥山游人,轮如流水。且濯足长流。晨兰晚菊,付与湘君山鬼。作品鉴赏:《金明池·石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的“金明池”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古代皇家园林中那种繁华与壮丽的景象。而“石湖”则可能是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地方,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面。
《金明池·石湖》不仅展示了徐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