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春成叶。
剪前缘未断,恨丝还叠。
怕晓来、花信风寒,开遍了前村,遍流香雪。
金勒青堤,谁家玉、游鞭厮接。
有清音远韵,莫向陇头,下巴人节。
花魂向春乍怗。
看高枝积藓,虬干撑月。
肯漫将、供向屏前,论傲骨、全不似杨花怯。
无奈东风,却坠点玉儿成靥。
嫁孤山逸客,那假珍珠慰妾。
望梅 次贯时弟邓尉访梅原韵(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梅·次贯时弟邓尉访梅原韵(壬午)》为清代诗人徐籀所作的一首词,全词原文如下:剪春成叶。剪前缘未断,恨丝还叠。怕晓来花信风寒,开遍了前村,遍流香雪。。
徐籀是明崇祯六年(1632)的举人,入清后曾任靖江教谕、湖北黄冈知县等职。他因爱民息讼、薄赋省刑而被称赞。徐籀的作品包括《吾丘五草》和《寓黄小草》,其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以及后世读者的认可。在这首词中,徐籀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梅花傲骨的形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
《望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其中“怕晓来、花信风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晨寒风中的梅花,既展示了梅花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欣赏。而“嫁孤山逸客,那假珍珠慰妾”则暗喻了梅花高洁的品质,不依赖世俗之物,而是以其本身的香气来安慰自己。
从创作背景来看,《望梅·次贯时弟邓尉访梅原韵(壬午)》是作者在一次与友人邓尉一起访梅时所作。这次访梅之旅不仅是一次赏花的活动,也可能是一次文人墨客间的雅集,充满了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词中所蕴含的文化情感与历史记忆,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也让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通过对《望梅·次贯时弟邓尉访梅原韵(壬午)》的分析可知,徐籀通过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首词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无论是在语言运用、意象选择还是结构布局上都显示出了卓越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