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苏公祠联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州苏公祠联》是徐琪创作的一副对联,通过其独特的文学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与历史、自然、文化的交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徐琪(1849-1918),字花农,浙江仁和人,清光绪庚辰年(1880)翰林,散馆授编修。曾任内阁大学士、署兵部右侍郎等职。其工书法,善花卉,神似恽南田,著有《日边酬唱集》、《粤轺集》。在惠州苏公祠中悬挂此联,既彰显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出他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
  2. 对联内容:《惠州苏公祠联》由两部分组成:“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这两部分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苏公祠的历史底蕴,又体现了苏轼与惠州之间的深厚情感。上联“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描绘了苏轼在杭州西湖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下联“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则转向对苏轼在惠州生活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他被贬至惠州的无奈与哀怨。整体而言,该对联通过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他在不同地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

在欣赏《惠州苏公祠联》时,人们还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例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要铭记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它也让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惠州苏公祠联》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作品。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轼这位伟大文人的生活与创作,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