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建业水,食武昌鱼,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吏;
对紫薇花,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
湖北藩署二堂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北藩署二堂联》是清代徐潮创作的一副对联,其上联为“饮建业水,食武昌鱼,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吏”,下联为“对紫薇花,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 。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清代湖北地区的文化繁荣。
《湖北藩署二堂联》的上联“饮建业水,食武昌鱼,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其中“饮建业水”指的是饮长江之水,象征湖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食武昌鱼”则代表了当地特色的美食文化。通过“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吏”表达了官员们奔波于各地,受到地方百姓和官吏的敬仰。这样的描述既体现了当时官员的社会职能,也展现了湖北作为交通要塞的战略地位。
《湖北藩署二堂联》的下联“对紫薇花,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则进一步展开了对联的内涵。这里的“对紫薇花”可能指的是湖北特有的植物,也可能是寓意官员的清正廉洁。而“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则是表达了一种向往与追求,暗示着官员们虽然在基层工作,但心中始终有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后返回京城(帝城)。
从整体来看,《湖北藩署二堂联》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反映了清代湖北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联的形式,徐潮巧妙地将湖北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以及官员们的社会责任和抱负融入到字里行间,使得这副对联成为了清代湖北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这副对联也启示人们,无论是身处何种位置,都应该保持对社会的贡献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
《湖北藩署二堂联》不仅是徐潮文学创作中的佳作,更是清代湖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清代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官员们的高尚情操。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历史以及地方文化的人来说,这副对联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