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春望和北海于虞粼韵

蓟北初过雨,平皋净似秋。
风翻城上旆,柳拂渡边楼。
宫阙春逾迥,关山客自愁。
浮云催薄暮,千里蔽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蓟门春望和北海于虞粼韵》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篇,由清代诗人徐发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徐发(清),字圃臣,嘉兴人。有《天元历理》、《清类亭稿》等作品流传于世。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

  2. 原文展示
    蓟北初过雨,平皋净似秋。风翻城上旆,柳拂渡边楼。宫阙春逾迥,关山客自愁。浮云催薄暮,千里蔽沧洲。

  3. 诗意解析:首句“蓟北初过雨”描述了蓟北地区刚经历了一场春雨,空气清新,景象宁静。接下来四句则细腻地描绘了蓟门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风翻城上旆”、“柳拂渡边楼”等形象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蓟门之中。而“宫阙春逾迥,关山客自愁”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关山之客的深切同情与关怀。最后两句,“浮云催薄暮,千里蔽沧洲”,则将读者带入一种朦胧而广阔的视野中,既展现了春天的辽阔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期盼。

《蓟门春望和北海于虞粼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徐发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笔触,捕捉并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