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和韵

一半春光付柳条,可怜天气是今朝。
寻芳每踏苍苔路,梦别重经红板桥。
零落梅花人共老,凄其灯火酒全消。
遥知乡国清明近,水涨横塘隐画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分日和韵》是清代诗人徐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徐发,字衮侯,江南长洲人,是康熙时期的一位进士,官户部主事。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古典文学,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诗句解析:诗中“一半春光付柳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可怜天气是今朝”则展现了诗人对当前时令的感慨。通过“寻芳每踏苍苔路”和“梦别重经红板桥”,描绘了一幅寻觅春色与回忆往昔的画面。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春分日和韵》体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切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岁月流转的思考。
  • 艺术特色:徐发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1. 历史文化背景
  • 节气的意义: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中点,代表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古人常在此时节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 文人雅集:在中国历史上,文人雅士常常利用这样的季节来聚会吟诗作对,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哲学思考。这些雅集不仅加深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文化价值
  • 美学鉴赏:从美学角度看,《春分日和韵》以其精致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古典诗词的魅力。诗中的自然景物描绘,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滋养。
  • 哲学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感悟。这对于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与思考人生的深层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春分日和韵》不仅是徐发的一首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中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热爱古典文化和诗词的朋友来说,阅读并理解这首诗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也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静谧的心灵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