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偶作 其二

江郊几处唤提壶,果否高阳尚有徒。
泛宅岂宜论去住,酒天从此入虚无。
筝人倚处垂杨袅,雉子斑时小麦枯。
拟趁曲车花外驻,夕阳城阙又荒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偶作 其二》是一首描绘江边夏日景色的古诗。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背景
  • 作者简介:徐善,清代诗人,每日诗词是一个古诗词收录网站,收录了大量古诗词。
  • 创作时间:《初夏偶作 其二》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为清代中叶。
  1. 诗歌原文
    初夏几处唤提壶,果否高阳尚有徒。泛宅岂宜论去住,酒天从此入虚无。筝人倚处垂杨袅,雉子斑时小麦枯。拟趁曲车花外驻,夕阳城阙又荒芜。

  2. 诗意解析

  • 江郊景色:诗句“几处唤提壶”描绘了夏日江边的热闹场景,人们聚集一起,饮酒作乐。
  • 自然景观:“泛宅岂宜论去住,酒天从此入虚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认为人生如同酒一般,随缘而变,不可强求。
  • 人文情感:“筝人倚处垂杨袅,雉子斑时小麦枯”描绘了夏日江边的生活画卷,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荒凉萧条的一面。
  • 艺术手法: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江边夏日图景。

《初夏偶作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江郊夏日风光的诗,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艺术表现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