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感旧二首 其二

百雉崇墉绕故宫,承平兵卫驻元戎。
从龙贵族今安在,惟有残碑血尚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驿其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有56个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关于《金陵驿其二》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被俘经历:《金陵驿二首》写于南宋末期,文天祥在被俘期间所作。这一年,文天祥不幸被元军俘虏。
  • 时代背景:这一时期南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文天祥作为抗元英雄,其作品自然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壮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1. 诗歌主题
  • 黍离之悲:诗中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失去国土的哀痛,如“万里金瓯失壮图”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无奈。
  • 人生感慨:“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透露出诗人面对生死、岁月流逝的孤独感。
  • 壮志难酬:文天祥以大丈夫自勉,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坚毅和不屈的精神。
  1. 艺术手法
  • 运用典故:诗中巧妙化用前人成语旧句,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等,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 风格特征:整首诗悲壮激昂,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示了文天祥作为一代忠臣的气节和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南宋末期的代表诗人,文天祥的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文学成就:作为七言律诗,它展示了宋代诗歌的高度成就。其中,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词藻和深邃的思想都体现了古代诗歌的卓越水平。

《金陵驿其二》不仅是南宋时期文天祥的政治立场和文学理念的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以及文人的社会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