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余慈柏广文秋江独钓图

烟波万顷秋无际。
一叶扁舟摇曳。
自把渔杆凌渺弥。
绿蓑青箬,浮家泛宅,合号元真子。
鸥盟鹭约何须计。
西风起鲈鱼正美。
钓罢船头还独醉。
荻花无数,断鸿几点,江色苍茫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余慈柏广文秋江独钓图》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是作者为友人吴子似题画之作,写秋江上一位渔人独自垂钓的情景。全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闲散自适、不慕荣利的渔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好友的赞赏之情,以及自己渴望过一种闲适生活的心愿。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青玉案·余慈柏广文秋江独钓图

辛弃疾

西风酒旗市,斜阳草树归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里,作者通过描绘秋江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写道:“西风酒旗市,斜阳草树归舟。”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西风中飘扬着酒旗,夕阳下的草地和树木都显得格外宁静。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回忆起了一次他在溪亭日暮时分沉醉于酒中的夜晚,那时他仿佛忘记了回家的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里,词人回忆起了那次难忘的经历,他在溪亭日暮时分沉醉于酒中,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这种沉醉的感觉,让人感到词人对生活的态度是如此的随性,不受世俗的束缚。

词人并没有因为这次经历而满足。相反,他在“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两句中,又描绘了自己回到船上后的情景。这里的“误入藕花深处”暗示了词人对自己生活的不满,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词人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来表达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争渡”象征着词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不安,而“惊起一滩鸥鹭”则象征着他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词通过对一个垂钓者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它也反映了词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追求自由与独立,不被世俗所束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