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水仙花

芳姿矜素质。
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
罗衣翠绡织。
但黄侵宫额,粉坠檀颊。
帘飞细雪。
对屏山、恼情脉脉。
忆开时、尝是残年,未许蝶寻蜂觅。
高格。
双管描香,孤弦写韵,称伊清绝。
凌波步浅,凉露湿,生尘袜。
论丰标矾弟,梅兄怎比,别是珊珊仙骨。
记瑶台,月底归来,黄冠半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水仙花》是清代诗人孙荪意的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孙荪意,字秋岳,号香岩,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多才的文人,擅长诗词、绘画和戏曲。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芳姿矜素质。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罗衣翠绡织。但黄侵宫额,粉坠檀颊。帘飞细雪。对屏山、恼情脉脉。忆开时、尝是残年,未许蝶寻蜂觅。高格。双眸含露,素心如月,孤标映雪,冰肌莹玉。

  2. 诗词赏析

  •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水仙花的形象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仙花画卷。
  • 首联“芳姿矜素质”描绘了水仙花优雅的姿态和纯净的品质。
  • 颔联“倚轻寒亭亭,倩影玉立”进一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水仙花以动人的形象和生命力。
  • 颈联“罗衣翠绡织。但黄侵宫额,粉坠檀颊”则细致地描绘了水仙花的颜色和质感,以及其娇美的姿态。
  • “帘飞细雪。对屏山、恼情脉脉。”表达了诗人对于水仙花美丽形态的赞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尾联“忆开时、尝是残年…高格。双眸含露,素心如月,孤标映雪,冰肌莹玉。”则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开放时刻的美好记忆,以及对水仙花纯洁无瑕品质的赞美。

《瑞鹤仙·水仙花》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价值。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和哲学思考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