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怀 其三

道腴天不械,穷达从所务。
抱器各有宜,深惭五石瓠。
乐事如流星,忧端纷苦雾。
脱鞿怅无归,在笼悲独锢。
理以遁而飞,形惟忘乃固。
玄微灭镜机,醇粹泯禅悟。
至味辨酸咸,元音属韶頀。
束带著青袍,贫也良不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放怀 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为特点,尤其擅长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814年左右。当时白居易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江州司马,身处逆境,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这一时期,白居易在政治生涯上遭受了重大打击,从京官降为地方官员,人生际遇可谓曲折多变。
  1. 主题内容与鉴赏
  • 哲理性:《放怀 其三》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考验和历史判断的重视。诗中指出,若想对人、事有全面的认识,都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而非仅凭一时一事之表象下结论。
  • 语言风格:白居易的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著称,七言律诗的格式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其严谨的结构美。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审美特质,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白居易善于运用平实的言辞来表达深刻的道理。《放怀 其三》就是这种艺术手法的典型体现,它用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即对事物要有一个全面、长远的认识和理解。
  • 影响评价: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视为白居易“以诗为画”理念的典范之作。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一种追求,即通过诗歌来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哲学和社会思考。

《放怀 其三》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其深刻的哲理而受到推崇,还因其精湛的艺术表现而流传至今。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风采,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如何面对生活的宝贵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