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草 其一

草木多情似有之,叶憎人触避人嗤。
也知指佞曾无补,试问含羞却为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羞草 其一》是清代诗人孙元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草木生长状态的深刻观察,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进一步深入解析这首诗:

  1. 创作背景:孙元衡是清代安徽桐城人,字湘南,是一位贡生,曾官至东昌知府。《赤嵌集》是他在康熙四十四年(即1705年)任台湾同知后所作,记录了土风物产。诗作创作于其担任官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2. 诗歌原文:《羞草 其一》草木多情似有之,叶憎人触避人嗤。也知指佞曾无补,试问含羞却为谁?

  3. 诗歌鉴赏:孙元衡通过《羞草其一》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层解读。诗中“草木多情似有之,叶憎人触避人嗤。”描绘出了草木对于人类触碰的反应——虽然有着类似情感,但在人类的接触下,它们会选择逃避。这种反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智慧,也反映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也知指佞曾无补,试问含羞却为谁?”则表达了一种哲学意味的追问:即使人们试图通过讨好来获得某种利益或地位,但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有效,又是为了什么呢?

《羞草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草木反应的诗句,更通过这一自然现象折射出作者对人性、社会的深度反思。在欣赏孙元衡精妙的艺术手法的同时,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取对生命本质和人类社会的更多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