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镜 其一

东归新镊一霜髭,不遣妻看怕婢知。
白到于今曾不恨,青铜闲对数银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揽镜 其一》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六言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学意义:

  1. 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揽镜六言三首》是刘克庄在晚年所作,其时他已年逾七十,但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这组诗作可能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晚年时期的心态与感慨。
  1. 诗歌原文
    东归新镊一霜髭,不遣妻看怕婢知。
    白到于今曾不恨,青铜閒对数银丝。

  2. 诗句解析

  • “东归新镊一霜髭”:诗人自指因回归故里而新拔的胡须,象征岁月带来的变化与自然的生长过程。
  • “不遣妻看怕婢知”:表达了诗人不愿家人担心或被打扰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孤寂和自我放逐的状态。
  • “白到于今曾不恨”:尽管岁月留下了痕迹,但诗人对此并不介意,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态度。
  • “青铜閒对数银丝”:用比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心态平和,如同青铜镜中映照出自己的白发和岁月的痕迹。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多处采用自然景物作为隐喻,如“霜髭”、“青铜”等,这些意象既形象又含蓄,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语言风格:刘克庄的诗歌语言简练、直白,但又不失韵味和深度。《揽镜 其一》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刘克庄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如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
  • 体现人生哲学:诗中蕴含的人生哲学思考,如对岁月流逝的接受、对名利得失的淡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揽镜 其一》不仅是刘克庄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邃的文化意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