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过子贤

春意回岭表,诗人兴若何。
湖边烟景丽,山外夕阳多。
草色浓于黛,花阴淡似萝。
清明知日近,可作踏青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过子贤》是清代孙思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描绘了春天的山野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寄过子贤》的作者孙思敬,字伯肃,又字俨若,是清代无锡人,他的堂号为意园,是当时文章道德见重的人物。孙思敬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也以其父亲的堂号“意园”命名,显示了家族对其的期许和尊重。
  2. 作品原文:春意回岭表,诗人兴若何。湖边烟景丽,山外夕阳多。草色浓于黛,花阴淡似萝。清明知日近,可作踏青歌。
  3. 诗意解析:整首《寄过子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山野的画面。诗中“湖边烟景丽,山外夕阳多”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湖边的景色与远山的轮廓。“清明知日近,可作踏青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4. 创作背景:孙思敬创作此诗时,正值春天,他的心情应是愉悦和希望的。这种情感在诗中的表达尤为明显。此外,作为一位有学问的文人,孙思敬可能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从而创作出这样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歌。
  5. 名家点评:这首诗虽然不是广为人知的作品,但它展示了孙思敬的才华。一些学者和评论家可能会对其风格、用词或意境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寄过子贤》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