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村居晚憩

曛黄登前滩,昏黑憩征躅。
风微辨人声,烟定识溪屋。
门低树双合,篱短径三曲。
寒虫抱疏花,暝雀逗深竹。
问途惭身拙,惜景惕程蹙。
空村独眠客,闻鸡舞晨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丹阳村居晚憩》是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基本信息
  • 作者:孙星衍,字伯渊,又字渊如,号季逑。他是清朝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孙星衍工词章,与同乡洪亮吉、黄仲则等齐名。他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必通其义。曾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另有《尚书今古文注疏》、《芳茂山人集》等。
  • 创作背景:《丹阳村居晚憩》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为清末民初时期的作品。孙星衍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学者,在晚年可能对乡村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了这一题材来表达他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1. 诗中内容
  • 自然风光:诗中的“曛黄登前滩,昏黑憩征躅”描绘了夕阳下滩地的景象,给人以沉静而略带忧伤的感觉。“门低树双合,篱短迳三曲”则展现了村庄的简朴与和谐,以及门前两棵树形成的闭合结构。
  • 乡村生活:“寒虫抱疏花,暝雀逗深竹”表现了农村夜晚特有的宁静与美丽。“问途惭身拙,惜景惕程蹙”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空村独眠客,闻鸡舞晨蓐”则是对一个孤寂夜晚的描写,通过鸡鸣声唤醒人们开始新的一天。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感悟:孙星衍通过对乡村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 对人生的思考:通过《丹阳村居晚憩》,孙星衍也反映出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他可能在诗中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岁月的沧桑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孙星衍的诗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 历史意义:《丹阳村居晚憩》不仅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
  1. 后世影响
  • 读者评价:孙星衍的诗歌被后人誉为清诗佳作,其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许多学者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传承与发扬:孙星衍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在现代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丹阳村居晚憩》不仅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歌,更是孙星衍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热爱诗歌和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和记录那些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美好时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