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一日

䧿群争枝日红敛,曙色隔帷青睒睒。
兰膏向壁分晓妍,忆昨客至缸华前。
爆声砰訇响深屋,小弟环阶起相逐。
愁心已入香焰苏,绿鬓二十惊兰枯。
病妻呻吟药烟袅,取冷披衣起颠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日雪景中的淮河风光,表达了诗人在新年之际的旅途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诗、词、文、赋、散文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著名。他的诗作以豪放派为主,语言生动,情感丰富。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其作品中常体现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及感悟。
  1. 诗歌原文
  •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 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 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
  •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1. 诗歌赏析
  • 意境营造:该诗通过精细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活动的交织,展现了一幅冬日雪中的淮河风景图,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描绘了一幅寒冷却生机勃勃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在恶劣天气下的坚韧与乐观。
  • 情感表达:苏轼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捕捉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洋溢着对新岁和新开始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路途的展望。
  1. 文化意涵
  • 元旦的文化背景:在中国文学中,元旦最早出现在《晋书》中,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传统节日标志着新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机遇。
  • 文人墨客的节日情怀:历代文人墨客常常在元旦这一天写下自己的诗词,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以及对家人朋友的思念。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风貌,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领略到优美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