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八空蒙,人境杳如隔。
圆光上来迟,众宿已改色。
舟中少妇病不眠,交手起踏前溪烟。
一风吹衣映空碧,欲立溪水行青天。
溪声叶声听不得,一夕秋凉万虫泣。
稍看雾屋生虚明,巳见风镫入深黑。
山寒入骨清欲愁,与子更化双浮鸥。
折荷为衫佩珠露,愿解罗绮捐东流。
东流茫茫君莫问,万瓦参差闭幽恨。
浮家始此伴红颜,出世应须及青鬓。
蛰萤照路去已遥,对咏复过溪南桥。
吟声吹落客惊看,隔岸人语寒嘐嘐。
九月十四日泊舟京江道中偕妇步月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十四日泊舟京江道中偕妇步月作》的作者是孙星衍。
《九月十四日泊舟京江道中偕妇步月作》是清代诗人孙星衍的一首七绝,全文如下:维舟八空濛,人境杳如隔。圆光上来迟,众宿已改色。舟中少妇病不眠,交手起踏前溪烟。一风吹衣映空碧,欲立溪水行青天。溪声叶声听不得,一夕秋凉万虫泣。稍看雾屋生虚明,巳见风镫入深黑。山寒入骨清欲愁,与子更化双浮鸥。折荷为衫佩珠露,愿解罗绮捐东流。东流茫茫君莫问,万瓦参差闭幽恨。浮家始此伴红颜,出世应须及青鬓。蛰萤照路去已遥,对咏复过溪南桥。吟声吹落客惊看,隔岸人语寒嘐嘐。
该诗通过描绘一幅夜晚在江边小船上,妻子因生病不能入睡,而诗人则与她共同欣赏月色并吟诗作乐的情景,展现了夫妻二人间的亲密关系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细腻,月光、清风、落叶、溪水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显示了清代诗歌的韵味。
《九月十四日泊舟京江道中偕妇步月作》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感情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