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长安诗 其一

翩然归骑出青门,草色长亭绿未匀。
不信朝朝花底醉,东风偷换六番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长安诗 其一》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质朴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翩然归骑出青门,草色长亭绿未匀。  
不信朝朝花底醉,东风偷换六番春。  
  • 首句解读:“翩然归骑出青门。”这句描绘了归来的骑士从城门缓缓驶出的情景。其中“青门”指古代城门,象征着归程的起点。司马光通过这一画面,传达出对过往岁月的不舍与对新开始的期待。
  • 第二句解读:“草色长亭绿未匀。”此句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色。这里的“草色”指的是路旁的草地,而“长亭”是古代供行人歇息的地方,常常位于道路两旁。诗句中“绿未匀”暗示着旅途的遥远与时间的流逝。
  • 后两句解读:“不信朝朝花底醉,东风偷换六番春。”这里通过使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哲理。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在花下沉醉,也难以抵挡时间的力量,因为春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换。这句话蕴含着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力感。
  1. 诗人简介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晚号东原老人,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及思想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著称于世,这部书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的历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深具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生涯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特别是在推行政治改革和治理国家方面。

  2.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司马光的《别长安诗 其一》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既朴素自然又富有诗意,使得诗歌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不失深沉的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贯穿着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司马光通过对比朝朝暮暮的美景与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经历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抱负,这也是他能创作出这样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的重要原因。

《别长安诗 其一》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足迹。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