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亩园落成口占十二首 其二 蒹葭亭

露白葭苍际,斯亭面碧浔。
无人见高絜,一鹭下波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亩园落成口占十二首·其二·蒹葭亭》是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孙星衍(1753年—1820年),字子潜,号观堂,山东聊城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以其深厚的经学功底和精湛的诗文成就著称于世。在清中叶,他的诗作和文学评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
  1. 诗歌原文
    露白葭苍际,斯亭面碧浔。无人见高絜,一鹭下波心。
    这首诗的每句诗句都充满了画面感,第一句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第二句则通过“面碧浔”暗示了亭子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的美好。第三句中的“无人见高絜”,可能指的是亭子周围无人能够察觉其高雅与洁净。最后一句“一鹭下波心”则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鹭鸶在平静湖面上悠闲自得的样子,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2.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五亩园落成口占十二首·其二·蒹葭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
  • 意象选择:诗中的“蒹葭”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被用来象征纯净和孤独。诗中的“蒹葭亭”也暗示了这种孤高与清雅的品质。
  • 语言风格:孙星衍的诗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诗便是典型的代表。
  1. 赏析与评价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文人的作品,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它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历史意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此类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亩园落成口占十二首·其二·蒹葭亭》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孙星衍通过这首诗,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自然画卷,更是传递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读者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