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张船山

避俗君能戒独清,浮家我亦学逃名。
但令人爱陶元亮,未必途穷阮步兵。
中酒好忘经世志,著书聊遣暮年情。
长安令仆多才俊,不用牛衣问仲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赠张船山》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七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避俗君能戒独清: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保持独立和清高的敬意。
  • 浮家我亦学逃名:反映了诗人自己也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生活方式。
  • 但令人爱陶元亮:称赞了陶渊明(字元亮)的高洁人格,认为他的志趣让人敬佩。
  • 未必途穷阮步兵:以阮籍(字步兵)为例,说明即使生活艰难,也能保持高洁的志向。
  • 中酒好忘经世志:描述了饮酒后容易忘记尘世的烦恼,体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 著书聊遣暮年情:通过写作来打发晚年的时光,反映了诗人晚年的闲适与自得。
  • 长安令仆多才俊:赞美了长安地区的官员们才华出众,暗示着诗人对他们的尊敬。
  • 不用牛衣问仲卿:用典来自东汉末年的陈寔,他在贫困中仍保持高尚的品德,不因贫贱而改变其志向。
  1. 作者简介
  • 孙星衍:字伯渊,又字渊如,号季逑,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曾因直言进谏得罪和珅而被罢官。
  • 生平经历:孙星衍年轻时工于词章,与同乡洪亮吉、黄仲则齐名。后来他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必通其义。
  • 文学成就:孙星衍曾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另有《尚书今古文注疏》、《芳茂山人集》等。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次韵赠张船山》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 艺术手法:诗中巧妙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美的享受。
  • 思想内涵:通过对友人的赞誉和自身行为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 文化背景
  • 历史环境: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交织,文人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性。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孙星衍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
  • 个人境遇:孙星衍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也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也有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1. 社会评价
  • 文人评价:孙星衍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其学识渊博和文学造诣的体现。
  • 后世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星衍的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影响力,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国际读者所熟知。

孙星衍的《次韵赠张船山》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作,更是一篇蕴含丰富哲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特征。这首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性和教育性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