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溪访梅图

万顷芦溪记昔游,夕阳无际雪光浮。
春风不递梅花信,旅客空乘瓠子舟。
有约名山谁独往,相逢胜侣是清流。
姚黄魏紫曹南谱,不抵寒香一树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西溪访梅图》是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高洁品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星衍(1753年—1829年),字伯渊,又字渊如,号季逑。他是乾隆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因反对和珅而被罢官,后来改任山东督粮道。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非常显著。
  1. 诗歌原文
    万顷芦溪记昔游,夕阳无际雪光浮。
    春风不递梅花信,旅客空乘瓠子舟。
    有约名山谁独往,相逢胜侣是清流。
    姚黄魏紫曹南谱,不抵寒香一树留。

  2. 诗歌内容解析

  • “万顷芦溪记昔游”:诗人通过描绘宽广无边的芦苇荡,回忆起过去的游历情景。
  • “夕阳无际雪光浮”:夕阳下的雪景被映衬得格外美丽,仿佛无边无际。
  • “春风不递梅花信”:春风未能带来梅花的消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未如期而至。
  • “旅客空乘瓠子舟”:形容诗人孤独地乘着葫芦船四处漂泊。
  • “有约名山谁独往”:表达了诗人对名山之约的向往,但无人相伴的孤独。
  • “相逢胜侣是清流”:虽然只有自己一人,但在清流中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也是一种幸福。
  • “姚黄魏紫曹南谱,不抵寒香一树留”:用姚黄魏紫比喻梅花的颜色鲜艳,但比不上梅花本身散发出的香气,更能留住人心。
  1. 艺术手法
  • 以画为真的艺术手法:孙星衍巧妙地将画中的梅花当作真实的梅花来写。他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形态,更赞颂了梅花的内在精神,即风神与品格。
  • 赞梅诗的特点:孙星衍的《题墨梅图》诗,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平仄韵迅速交替的用韵方式,以及绝口称赞梅之品格、风神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作品成为一首赞梅诗。
  1. 历史背景
  • 清代文人雅集:在清朝时期,文人雅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江南水乡的美景:孙星衍的这首诗作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题西溪访梅图》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