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湖上玉泉灵隐寺及紫云金鼓诸洞口占即事柬宋助教 其一

素食荒村病举樽,木绵衣重始知春。
晴天高鸟宁依树,清水游鱼不畏人。
如此湖山才放棹,曾抛身命去埋轮。
得逢宋玉忘岐路,处处仙源好问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和宋平甫游玉泉灵隐寺及紫云金鼓诸洞占得即事一绝寄示宋助教》。这是一首题壁诗,记录了作者与友人在游历玉泉灵隐寺及紫云金鼓诸洞口时的所感所想。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1082年(宋仁宗嘉祐五年)的春天,当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他与好友宋平甫游览了杭州附近的玉泉灵隐寺及紫云金鼓诸洞,并创作出这首题壁诗。在这首诗中,苏东坡描绘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朋友友情的珍视。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游湖上玉泉灵隐寺及紫云金鼓诸洞口占即事柬宋助教其一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见明月,
应怜照沟渠。

苏东坡以山水之美来比喻人生的美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赞美朋友之间的友谊,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