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荒村病举樽,木绵衣重始知春。
晴天高鸟宁依树,清水游鱼不畏人。
如此湖山才放棹,曾抛身命去埋轮。
得逢宋玉忘岐路,处处仙源好问津。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上是作者在湖上游览玉泉灵隐寺及紫云金鼓诸洞口时,有感而发之作。首联“素食荒村病举樽,木绵衣重始知春。”是说在素食的荒村之中饮酒赋诗以解愁闷,木棉衣重才感到春天已经来临了,这里用典表达了自己被贬之后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颔联“晴天高鸟宁依树,清水游鱼不畏人。”意思是晴天之时,高飞的大鸟不会去依附树木,清澈的湖水里游动的鱼儿也不怕有人,两句中“晴天”与“清水”都是自然景象,通过这些景物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颈联“如此湖山才放棹,曾抛身命去埋轮。”意思是这样美好的湖山景色,才让人忍不住要驾舟远行,曾经抛弃生命去埋轮子的人,现在又回来了,这句是借典故来写自己被贬后的心境转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尾联“得逢宋玉忘岐路,处处仙源好问津。”意思是遇到了宋玉就忘掉歧路上的艰险,到处都有仙境般的好地方,可以向那里寻求解脱之道,这两句既是对自己被贬后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答案】
译文:
在素食的荒村之中饮酒吟诗以解愁闷,木棉衣重才感到春天已经来临了。晴天高飞大鸟不再依附树木,清澈水中游动的鱼不害怕人。
如此湖光山色我才放下帆杆划桨远航,曾经抛弃生命去埋轮的人又回来了。遇到宋玉就忘记了歧路上的危险,到处都有仙境般的美好。
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首联点明题意,表明诗人因触景生情而有感而发;颔联则进一步渲染这种情怀。颈联由物及人,写自己在湖光山色的感染下,心情变得宁静起来,并由此产生了回归自然的意念;尾联则是对人生归宿的反思。全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