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长林响,全疑半岭眠。
开帘逗怀月,灭烛对床天。
肌冷伤愁髓,衣单湿夜烟。
幽欢君莫忘,昨日是生前。
这首诗由李白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复与王采薇看月”,意为再次与王采薇一起赏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复”是再次的意思,“采薇”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名,诗人与友人再次共饮美酒,共同欣赏月亮的美好。
第二句“一夕长林响,全疑半岭眠。”描述了夜晚山林的声音和月光洒在山岭上的情景,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这里的“一夕”指的是一个晚上,“长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半岭”则是指山岭的一半,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树林里传来阵阵声响,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躺在半岭上。这一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
第三句“开帘逗怀月,灭烛对床天。”描绘了诗人推开窗帘,对着月亮沉思的情景。这里的“逗怀月”指的是望着月亮发呆,“灭烛对床天”则是指熄灭蜡烛,对着天花板沉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推开窗帘,面对着明月沉思,熄灭了蜡烛,仰望着天花板。这一句通过动作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四句“肌冷伤愁髓,衣单湿夜烟。”表达了诗人由于寒冷而感到身体不适,以及由于潮湿而感到的忧愁。这里的“肌冷”指的是身体发冷,“伤愁髓”则是指因为忧愁而伤到了骨髓,“衣单湿夜烟”则是指衣服单薄,被夜晚的烟雾所湿透。整句话的意思是:由于寒冷,诗人的身体感到不适,甚至伤到了骨髓;由于潮湿,他的衣物都被夜晚的烟雾所湿透了。这一句通过生理和心理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困苦与无奈。
最后一联“幽欢君莫忘,昨日是生前。”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幽欢”指的是隐秘的快乐,“君莫忘”则是告诉朋友不要忘记这种快乐的时刻。整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但是这份快乐的时光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这一句通过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赏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之情。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观月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深远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那种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友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