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答洪翰林

咫尺乡园共结庐,中年作客比严徐。
卢前我愧无双士,帝后君留第七车。
糁绿场中弹指过,软红尘里闭门居。
名山各有书千卷,莫畏人嗤博士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寄答洪翰林》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古诗。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创作背景:

  1. 作者介绍:孙星衍,字伯渊,号季逑,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孙星衍在乾隆五十二年中了甲第二名进士,之后担任官职包括编修和山东督粮道等。他的一生充满政治斗争,曾因直言不讳而得罪和珅,最终选择离开官场。

  2. 诗歌原文:咫尺乡园共结庐,中年作客比严徐。卢前我愧无双士,帝后君留第七车。糁绿场中弹指过,软红尘里闭门居。名山各有书千卷,莫畏人嗤博士驴

  3. 诗歌内容:《次韵寄答洪翰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的“咫尺乡园共结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朋友间共同生活愿望的渴望。而“中年作客比严徐”则体现了诗人在中年时期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通过与友人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4.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糁绿场中弹指过”,“名山各有书千卷”,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态度。

  5. 艺术特色:孙星衍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卢前我愧无双士”,“帝后君留第七车”,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次韵寄答洪翰林》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孙星衍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世界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