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夜泊

古寺维舟夜,风光似昔年。
钟声迟客梦,渔火照残编。
帆静千江月,烟横万里船。
啼乌栖断岸,徙倚不成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寺夜泊》是清代诗人孙祈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孙祈雍,原名坤,字李若,号敬居,是清无锡人,也是“蓉湖七子”之一。他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贡生,后因尚书张廷枢的推荐而受到召见,但因病未参加最终的考核,一年后去世,享年约54岁。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诗原文如下:
    古寺维舟夜,风光似昔年。
    钟声迟客梦,渔火照残编。
    帆静千江月,烟横万里船。
    啼乌栖断岸,徙倚不成眠。
  •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在这古寺停泊夜晚,看到这曾经熟悉的风光。钟声回荡在客梦中,渔火映照着旧时的书籍。江上波涛平静如镜,天边烟雾笼罩着远船。乌鸦栖息在断崖之上,我无法成眠只能徘徊。”
  1. 诗歌赏析
  • 《萧寺夜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萧寺夜泊的情景。通过对古寺、钟声、渔火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 该诗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的才情和风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阅读《萧寺夜泊》,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孙祈雍的《萧寺夜泊》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的致敬。它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