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人才各有真,一时功罪正难论。
祇怜岂有奸雄奖,沧落金门画鬼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国势人才各有真,一时功罪正难论。
祇怜岂有奸雄奖,沧落金门画鬼神。
《为马通伯参政题戴先生墨迹三首》是清代文学家郑燮(郑板桥,字板桥)为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撰写的一组诗。这组诗共三首,其中第三首尤为著名。
第一首:
“为马通伯参政题戴先生墨迹” —— 郑燮以戴震的名字作为墨迹的赠予者,表达了对戴震学术成就的尊重和赞誉。
第二首:
“先生名高天下闻” —— 郑燮称赞戴震声名远播,学问深厚。
第三首:
“我今得见墨迹真” —— 郑燮表示能亲眼见到戴震的真迹,感到无比高兴和荣幸。
第四首:
“平生好学有渊源” —— 郑燮赞扬戴震一生好学,学识渊博。
第五首:
“此纸非同他纸比” —— 郑燮认为这纸墨迹与众不同,非常珍贵。
第六首:
“吾兄才大冠群雄” —— 郑燮用“才大冠群雄”来形容戴震在学术界的地位。
第七首:
“文章道德两无疆” —— 郑燮赞美戴震的文章和德行都达到了极致,无人能及。
第八首:
“余心佩服五体投地” —— 郑燮表示自己对戴震的敬佩之情,如同五体投地一般。
第九首:
“只恨相见太迟晚” —— 郑燮因为未能早些见到戴震而感到遗憾。
第十首:
“愿将此语传千秋” —— 郑燮希望能够将这番赞美之情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了解戴震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