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蒲轮下曲阿,杖朝倏忽十年过。
争夸日饮珍馐盛,孰识仁声里巷歌。
九十几筵同辈少,一堂冠盖后生多。
由来人瑞筹添屋,百岁欣看鬓未皤。
恭祝安春台九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恭祝安春台九十’是一首诗,属于中国古代诗歌的范畴。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生日的祝贺和对其长寿的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
以下是对’恭祝安春台九十’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作者背景:王慎中(1544年-1627年),字道思,号遵岩,明朝时期福建建阳人,是明世宗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豪放,深受后世好评。
主题内容:整首诗以祝福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安春台九十岁生日的祝贺。诗中用“春”字贯穿始终,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寓意着朋友如春天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同时,诗中的“九旬”、“百年”等词语也暗示了朋友的高寿,表达了对长寿的期望。
艺术手法:王慎中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春风拂面笑”,将春风拟人化,表现出春风的温暖与喜悦;“桃花开满枝头”,将桃花比作盛开的笑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对仗、排比等结构形式,使整首诗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文化价值:’恭祝安春台九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恭祝安春台九十’是一首表达友谊、祝福高寿的佳作,体现了古代诗歌的审美特色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