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蒲轮下曲阿,杖朝倏忽十年过。
争夸日饮珍馐盛,孰识仁声里巷歌。
九十几筵同辈少,一堂冠盖后生多。
由来人瑞筹添屋,百岁欣看鬓未皤。
恭祝安春台九十
犹忆蒲轮下曲阿,杖朝倏忽十年过。
争夸日饮珍馐盛,孰识仁声里巷歌。
九十几筵同辈少,一堂冠盖后生多。
由来人瑞筹添屋,百岁欣看鬓未皤。
注释:
- 蒲轮:指皇帝的车驾。2. 九十几筵:形容宴会的盛大。3. 仁声:仁德的声誉。4. 里巷歌:民间的歌谣。5. 百岁欣看:意为很高兴看到自己能活到百岁。6. 鬓未皤(bó):头发还未白,即年富力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庆祝安春台九十岁生日时所写。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犹忆蒲轮下曲阿,杖朝倏忽十年过。”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情景,那时他还在曲阿任职,皇帝的马车刚刚经过。他感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年。
颔联“争夸日饮珍馐盛,孰识仁声里巷歌。”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景象,人们争相赞美美食的美味,但谁又能真正了解仁德的声誉在民间的传播呢?这里的“仁声”指的是仁爱和善行,而“里巷歌”则是指民间的歌谣。
颈联“九十几筵同辈少,一堂冠盖后生多。”诗人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虽然同辈的人不多,但年轻的后生却很多。这里用“冠盖”来形容那些年轻有为、地位显赫的人。
尾联“由来人瑞筹添屋,百岁欣看鬓未皤。”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受,他深知人瑞的福气能够增添房屋,而自己则希望能活到百岁,享受这样的福气。这里的“鬓未皤”意味着他的年龄还很轻,还没有达到百岁的长寿。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仁德和福气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