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萧廉泉

闻道钟祥令,遗馨百代传。
可怜真国士,强半在微员。
女子犹珠碎,男儿肯瓦全。
即今祠宇外,凄恻有啼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萧廉泉》是一首古诗词,由明代作者凌人凤所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1. 诗词内容
  • 背景描述:《吊萧廉泉》的原文描述了明朝保康城遭受贼兵入侵的惨状,展现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主要情节:诗中描绘了保康城头悲风起,贼兵渡江水的情景,以及姚家伪帜的出现,斯民如汤沸未止,百姓们听到呼号之声,大尹却逃避不前,只有白发的老尉坚守楼台,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对保康城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作为的大尹的愤慨。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吊萧廉泉》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刻画,展现了明末战乱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
  • 语言风格:该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人民的同情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吊萧廉泉》作为明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其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诗句至今仍然被传颂。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研究明末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艰苦。

《吊萧廉泉》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同时也是了解明代历史和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感悟,还能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