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塘万松歌

天山尾,万柳红,天山根,万本葱,天山之口万树松。
元气不斫五丁手,古春蟠结山当中。
中间凿空处,不见草与木。
天秘苍精泄元由,奇到峰尖刺天腹。
忽破天膜膏四流,神尧以前无此绿。
松耶峰耶两不降,松身高与峰头昂。
我来但有松挺立,积雪遍压无山光。
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
气夺天山以上天,天俯接松意未已。
塞水浅深伏沙窝,山底乱流成塞河。
荒唐神物山之下,满山皱碧翻层波。
松面峰头倏向背,马力松风相进退。
万里南天树海人,直到天西泛松海。
离奇藉撑西北倾,山石粗耳松其精。
购者皮相松窃笑,卿相向我求长生。
我抚松身得石理,结交结心有终始。
雪消雪满自年年,凿尽天山松不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树塘万松歌》,是一首描绘大自然奇观的七言古诗,由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洪亮吉(1647年—1709年),字尧章,号南楼,晚号卷阿老人,浙江慈溪人,清朝初期著名诗人、学者。
  1. 诗歌原文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千悉直上无回容。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2.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诗中通过对比“千峰”与“千松”,“峰尽”与“松直”,以及“一峰”与“一松”的形态和色泽,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和谐与统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但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豪放与喜悦。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不仅是对景的描写,更是对生命和自然的颂扬。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白描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它通过直观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审美感受。这种艺术风格,使得诗歌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在心灵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松树塘万松歌》不仅是一部描绘自然美景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洪亮吉对自然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