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武肃正庙下作

长鲸一剑八百里,落雁千都十四州。
河外赤符终奉汉,江陵玉马本朝周。
花开陌上香车杳,衣卷山前锦树秋。
安得英雄万强弩,天边更为转涛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越武肃正庙下作》是清代诗人胡天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长鲸一剑八百里,落雁千都十四州。
    河外赤符终奉汉,江陵玉马本朝周。
    花开陌上香车杳,衣卷山前锦树秋。
    安得英雄万强弩,天边更为转涛头。

  2. 诗意解析

  • 长鲸一剑八百里:比喻力量之大,如长鲸之剑,可以横扫千里;”八百里”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用以形容其威力无边。
  • 落雁千都十四州: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如同大雁南飞,成千上万的人在战争中丧生;”落雁”可能指战乱中人们离散的景象。
  • 河外赤符终奉汉:这里的“河外”可能指的是黄河以南的地区,而“赤符”通常指吉祥的象征,可能是说这个地方始终受到汉朝的保佑。
  • 江陵玉马本朝周:江陵(今属湖北荆州)被称为”玉马”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其文化或历史背景与玉有关,”本朝周”则表明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或繁荣昌盛。
  • 花开陌上香车杳: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宁的景象,陌上花开,但无人欣赏,只有远处传来的车轮声。
  • 衣卷山前锦树秋:暗示了战火过后的自然美景,锦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被卷入战云之中。
  • 安得英雄万强弩:表达了对能够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英雄的渴望,”万强弩”象征着强大的武器或力量。
  • 天边更为转涛头:最后的这句话可能是对战争结果的预见,表示虽然战争已经发生,但天边仍有希望和转机。
  1. 创作背景
  • 胡天游,字稚威,号云持,浙江山阴人,雍正间副贡,乾隆元年举鸿博,因病未终场而出,后客死山西,善作骈体文。他的生平经历反映了清朝中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文人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长鲸一剑八百里”和“落雁千都十四州”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对百姓的伤害;而“花开陌上香车杳”和“衣卷山前锦树秋”等意象,则描绘了战后的宁静和美好。

胡天游的《吴越武肃正庙下作》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充满深意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怀,也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