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杂咏四首 其三

我爱珠江好,骈罗杂卉多。
丛篁迷涩勒,异果熟波罗。
火米生黎贡,蕉纨细马驮。
木兰新艇子,溪女唱蛮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珠江杂咏四首 其三”是一首清代的诗作,作者为胡会恩。这首诗表达了对珠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 我爱珠江好,骈罗杂卉多。:诗人开篇即表达了对珠江景色的热爱之情,称颂其繁花似锦,植被丰富。
  • 丛篁迷涩勒,异果熟波罗。:接着描写了珠江两岸的竹林,茂密而迷蒙的景象,以及成熟的菠萝等异果的香气,生动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水乡图景。
  • 火米生黎贡,蕉纨细马驮。:此句描述了当地特产——海南火米(即椰子)的丰收景象,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蕉叶包裹的细马驮(一种手织的布匹),展现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生活态度。
  • 木兰新艇子,溪女唱蛮歌。:最后一句则是以木兰船上的新艇子和溪边女子唱着的南方民族歌曲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1. 作者简介
  • 胡会恩:清代文人,生平不详,但据作品内容推测,他可能游历过珠江流域,并在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作《珠江杂咏四首》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清朝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南明隆武帝召用胡会恩为内阁首辅,但不久后因病引退,这反映出他在政治动荡中的经历和感受。
  • 地域背景:胡会恩身为清代文人,其诗作多关注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景观。从诗中的“火米生黎贡”、“蕉纨细马驮”等词句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南方特有的物产和民俗风情。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点:胡会恩的诗作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珠江沿岸自然风光和地方特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文化意义:《珠江杂咏四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清代珠江地区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重要文学作品。它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当时珠江地区的窗口,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可以感受到《珠江杂咏四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扇窗,让人们得以窥见清代珠江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生活。对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朋友而言,这首诗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