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青浦

适从吴淞来,江水净如练。
扁舟信晚风,淅淅乘潮便。
远火漾中流,孤城辨乡县。
但看雉堞移,不觉清流转。
九峰暮烟沉,螺髻迭隐现。
爱此宵景幽,欲卧有余恋。
回首隔市嚣,钟声起禅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行晚过青浦》是清代诗人赵俞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通过青浦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地了解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舟行晚过青浦》的作者是赵俞,他生于1635年,卒于1713年,是江南嘉定人。赵俞自幼才华横溢,二十七岁中进士,后因事入狱,终获恢复身份,并历任山东定陶知县等职。他的诗作多有佳句,其作品集名为《绀寒亭诗文集》,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

  2. 诗歌原文:《舟行晚过青浦》的原文如下:“孤篷秋气入,此夕客心惊。露白浩无际,虫吟并一声。塔随帆影走,潮涌月轮行。磔磔城乌起,谯楼已二更。”

  3. 诗歌赏析:《舟行晚过青浦》描绘了作者乘舟经过青浦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诗中的“孤篷”与“秋气入”,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而“露白”与“浩无际”,则表现了秋夜的清冷与广阔。“潮涌月轮行”和“城乌起”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海上潮汐与城市夜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俞的仕途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经历过官场波折的文人,他的这首诗或许包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舟行晚过青浦》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个人经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