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韵赠章君孙宜四首 其一

后生可畏吾休矣,况复年来筋力衰。
窃喜退闲同作废,自伤多病久难支。
一腔空热世谁与,两耳都聋身殆而。
获睹故人佳子弟,金昆玉友两神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前韵赠章君孙宜四首 其一”是清代祝廷华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自身境遇的感慨。下面将详细地介绍这一文学作品:

  1. 作品背景
  • 作者简介:祝廷华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
  • 创作时期: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诗作风格和用词透露出清代中晚期的特点。
  1. 诗歌原文
  • 后生可畏吾休矣,况复年来筋力衰。
  • 窃喜退閒同作废,自伤多病久难支。
  • 一腔空热世谁与,两耳都聋身殆而。
  • 获睹故人佳子弟,金昆玉友两神驰。
  1. 文学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一代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己年老体弱、健康受损的无奈之感。
  • 艺术手法:使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一腔空热”、“两耳都聋”,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风格:整首诗歌押韵严谨,节奏感强,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美学特色。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反映出社会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友情赞颂:诗中对故人的赞美,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个人经历:通过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1. 社会影响
  • 文人墨客交流:此诗作为祝廷华与其他文人的酬唱之作,促进了文人之间的文化交流。
  • 学术研究: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历史以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前韵赠章君孙宜四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我反思的诗作,也是清代文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状况。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也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