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 其四

晨兴诗稿才誊罢,又看琼英笑口开。
为尔无端忘寝馈,累人对影屡徘徊。
爱花陶令不思去,问渡刘郎尽再来。
决计消寒重集会,随公杖履日趋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 其四》是清代祝廷华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秋天赏菊情景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致的喜爱以及内心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祝廷华: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1. 诗歌原文
  • 晨兴诗稿才誊罢,又看琼英笑口开。:清晨刚结束写作,又看到美丽的菊花,忍不住笑了。
  • 为尔无端忘寝馈,累人对影屡徘徊。:因为喜爱这花,竟然忘记了睡觉,连人影也多次在心中徘徊。
  • 爱花陶令不思去,问渡刘郎尽再来。:虽然被花迷住,但想到陶渊明的离去,便不禁想问渡江的刘郎是否还会再次回来。
  • 决计消寒重集会,随公杖履日趋陪:决定重新聚在一起消寒,与先生一起行走。
  1. 赏析解读
  • 生活哲学:此诗通过赏菊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情感表达:诗中的“忘寝馈”和“对影屡徘徊”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艺术手法:运用了拟人化等手法,使菊花仿佛有了生命和情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1. 文化背景
  • 清代诗歌:清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诗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著称于世。祝廷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1. 思想意义
  • 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中通过描绘赏菊的情景,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应更多地关注和珍惜身边的自然美景。
  1. 艺术成就
  • 语言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 情感表达: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文化素养。

《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 其四》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赏菊诗作,更是祝廷华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独特理解。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同时也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感悟美,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