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飞涛一苇航,鸥程历尽复羊肠。
闻猿才下三声唳,叱驭何堪九折长。
剥壁苍藤穿冷翠,阴崖澹日走昏黄。
平生已说蚕丛险,路转崎岖更渺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十丈飞涛一苇航,鸥程历尽复羊肠。
闻猿才下三声唳,叱驭何堪九折长。
剥壁苍藤穿冷翠,阴崖澹日走昏黄。
平生已说蚕丛险,路转崎岖更渺茫。
这首诗是李白在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任当涂县令期间,乘舟赴任时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香溪”,即指香溪河。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香溪之滨君自来,
兴山之高我独登。
崎岖万状皆为路,
慷慨高歌一樽倾。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饱满,充分展现了李白作为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的魅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