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和韵二首

山水萧条阅四秋,中原翘首不胜忧!
频闻回纥侵京国,况见昭王去汉流。
歌哭辱公鸲鹆谶,艰难望帝杜鹃愁。
乾坤已老纷无主,长怨诗书误邺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事和韵二首》是宋代思想家朱熹的作品,并非文学作品。这两首诗被收录在《朱子大全》中,其中第一首曾作为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的阅读材料。第二首则是朱熹为雪后所感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第一首诗通过“惆怅”一词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回望时的情感波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记事,更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体现了他对于友人遭遇的担忧与同情。《书事和韵二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遭遇的深深忧虑。

第二首诗则更为具体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灾难过后残破景象的描写。诗中的“劫灰”象征着灾难后的残迹,而“相思”、“独自回”等词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整首诗以雪后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灾祸后的残迹与诗人自身的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书事和韵二首》并非文学创作的成果,而是朱熹为雪后所感而作的记事诗,展示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这两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记录,更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