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萧条阅四秋,中原翘首不胜忧!
频闻回纥侵京国,况见昭王去汉流。
歌哭辱公鸲鹆谶,艰难望帝杜鹃愁。
乾坤已老纷无主,长怨诗书误邺侯!

诗句释义及赏析#### 山水萧条阅四秋,中原翘首不胜忧!

  • 诗意解读: 诗人通过“山水萧条”和“中原翘首”这两个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荒凉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 注释: 山水萧条:形容自然界的景色凄凉、冷清。中原翘首:中原(指中国)的人们仰望着北方的天空,期盼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家的复兴。

频闻回纥侵京国,况见昭王去汉流。

  • 诗意解读: 诗人提到“回纥侵京国”,指的是吐蕃等少数民族频繁侵犯中原地区,而“昭王去汉流”则是指唐朝末年的昭宗皇帝逃离长安,前往四川避难。
  • 注释: 回纥侵京国:指吐蕃等少数民族频繁侵犯中原地区。昭王去汉流:指唐昭宗皇帝在唐朝灭亡后,离开长安前往四川避难。

歌哭辱公鸲鹆谶,艰难望帝杜鹃愁。

  • 诗意解读: 这里“歌哭”可能指的是民间流传的一些预言或故事,而“辱公鸲鹆谶”和“望帝杜鹃愁”都是用典故形式表达诗人对当时社会困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忧虑。
  • 注释: 歌哭:形容民众因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而产生的不满和悲伤。辱公鸲鹆谶:可能是指某种民间传说或预言,将不幸归咎于官员。望帝杜鹃愁:古代传说中,蜀帝化为杜鹃鸟,每当春天来临便啼叫不已,象征着对亡国的哀思。

乾坤已老纷无主,长怨诗书误邺侯!

  • 诗意解读: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混乱时代的感慨,认为时代已经变得无法挽回,而自己的努力却未能改变现状,只能徒劳地感叹。
  • 注释: 乾坤已老:形容世界已经变得混乱不堪,没有秩序可言。纷无主:指一切都失去了控制和方向。长怨诗书误邺侯:长期怨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能为国所用,就像邺侯(指曹操,字孟德)那样英明果断的人也无法改变乱世的命运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